久久精品视频国产视频_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精品自拍_另类专区亚洲欧美在线观看_国产欧美日韩一级

醫(yī)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醫(yī)院新聞-醫(yī)院動態(tài)

我院開展首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直腸癌根治術

發(fā)布時間:2025-05-06閱讀次數(shù):102

超清3D視野,精準鎖定病灶;靈活機械手臂,突破操作極限;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加速康復進程;神經(jīng)保護技術,守護生活質量。憑借機器人手術四大優(yōu)勢,近日,我院結直腸外科成功完成首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直腸癌根治術。

 

“便秘”月余,一查竟是直腸癌

67歲的李阿姨(化名)一個多月來,遭受“便秘”困擾,排便次數(shù)減少,伴大便干結。看似普通便秘,誰知在當?shù)蒯t(yī)院腸鏡檢查后發(fā)現(xiàn),距肛門15cm處見四分之三周圍管型腫塊,提示直腸占位,病理診斷為直腸腺癌。

拿到檢查報告后,猶如晴天霹靂,打破了李阿姨一家平靜的生活。為求更好的治療效果,家人陪著李阿姨慕名來到我院結直腸外科孫康主任醫(yī)師的專家門診就診。收入院后,孫主任團隊幫李阿姨完善了心臟彩超、腹部增強CT、直腸核磁共振等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了直腸癌診斷,并排除了手術禁忌癥。

手術迫在眉睫,但畢竟是腫瘤切除手術,能否精準切瘤?是否對身體損傷大、恢復慢?一系列問題讓李阿姨一家陷入了緊張和不安。

了解到患者的訴求后,孫康主任組織麻醉手術科、影像科、消化科、腹部腫瘤科等相關科室進行MDT會診。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患者乙狀結腸遠段及直-乙交界處管壁不規(guī)則增厚,邊界欠清晰,長度范圍約47mm,最厚處約13mm。由于病灶環(huán)壁生長,精準切除病灶腸段的同時,還要避免損傷周圍重要組織及神經(jīng),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操作空間受限、手術視野也會受到局限等。為了最大程度實現(xiàn)根治目標,MDT團隊經(jīng)過深入討論,最終決定啟用第四代達芬奇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完成直腸癌根治術。

 

機器人“主刀”有“智”更有“質”

在充分溝通并征得家屬同意后,416日手術順利進行。不同于傳統(tǒng)的手術操作,主刀醫(yī)師孫康主任坐在距離手術床5米外的操控臺前,雙手熟練地控制操控手柄,通過機械臂的輔助完成手術操作。整個手術過程耗時不到兩小時,就完成了腸管的游離、淋巴結的清掃和腸管的重建,精準切除了病灶并保護了盆腔自主神經(jīng)。術中出血量不足20ml,李阿姨的腹部僅留下6個如同鑰匙孔般大小的“洞口”和一條4cm的小切口。

微信圖片_20250506151116_副本.jpg

孫主任介紹,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機械臂可以旋轉540°,突破人手轉腕的極限,使手術操作更靈活。同時,有裸眼3D顯示的加持,尤其在一些狹窄的解剖位置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操作較傳統(tǒng)手術更加精細,出血量更少,極大減輕了患者的創(chuàng)傷和疼痛,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復。

微信圖片_20250506151110_副本.jpg

術后次日,李阿姨就能輕松下床活動,第二天便肛門排氣并逐步恢復流質半流質飲食,術后恢復進程遠遠優(yōu)于傳統(tǒng)手術預期。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李阿姨術后7天順利出院。

孫主任表示,該例手術為我院首例第四代達芬奇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完成的直腸癌根治術,也是我院結直腸外科邁向精準化、智能化時代的嶄新起點,將為鎮(zhèn)江及周邊地區(qū)患者帶來更精準、更安全、更高效的診療選擇。


定期篩查讓腸癌無處遁形

跟李阿姨一樣,近日59歲的張阿姨也剛在我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出院。與李阿姨癥狀不同的是,張阿姨因5個多月來反復出現(xiàn)大便不成形伴出血來院就醫(yī),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

孫主任提醒,大腸癌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許多患者會誤以為是痔瘡、腸炎等常見疾病而延誤就醫(yī)。若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腹痛、便血、便秘、大便變細、腹脹或體重下降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排查是否存在腸道病變。特別是5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癥狀,應盡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在我國,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約75%的大腸癌患者在發(fā)現(xiàn)時已處于中晚期,早期發(fā)現(xiàn)的患者通過手術或微創(chuàng)治療,5年生存率可大幅提升。

腸鏡檢查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早期癌變病灶,還可通過鏡下切除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變,從而降低癌變風險。普通人群建議從45歲開始,每3-5年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若是存在家族遺傳史、患有炎癥性腸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將篩查時間提前至40歲,必要時縮短檢查間隔。